对话极目新闻赴土耳其记者:见证中国救援力量下的生命奇迹 DATE: 2023-09-27 02:11:05
原标题 :对话极目新闻赴土耳其记者 :见证中国救援力量下的对话生命奇迹

极目新闻土耳其特派记者 满达 胡莉
后方统筹记者 宋清影
2月6日,极目记者见证救援土耳其两场强震惊动全球 ,新闻下极目新闻特派记者满达、赴土胡莉于2月8日星夜兼程 ,中国万里迢迢从武汉赶赴土耳其震中采访报道。力量他们踏上了受灾最严重的生命马拉蒂亚 、阿德亚曼等地,奇迹用镜头记录了最真实的对话救灾现场,见证了生命的极目记者见证救援遗憾和奇迹 。救援队员 、新闻下土耳其翻译、赴土中国留学生 、中国媒体同行……串成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力量记忆 。
2月20日下午,生命两名特派记者来到极目新闻直播间,讲述这一次报道经历,分享难忘故事,以下是访谈实录:
主持人:两位从8日前往土耳其 ,将近9天在土耳其震区采访,作为特派记者,每天的任务是什么 ?整个报道的大体感受是怎么样的?
满达 :我们从武汉前往土耳其后 ,基本全程跟随了蓝天救援队的救援步伐 ,救援队员任务繁重 ,马不停蹄与时间赛跑 ,经常通宵、不休息,住宿饮食方面条件艰苦 ,如同战地作战 ,而我们就在救援第一现场进行直播,随时将所见所闻录制视频 ,传回后方形成报道 。
胡莉 :此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 ,而且这次还是出国采访,时差 、异国环境等等都是挑战,看到当地灾民的种种状态,给我精神上的冲击是最大的 ,会非常难受 ,这几天行程也是高度紧张、强度很大 。
主持人:你们8日晚间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时,有一段视频显示土耳其民众用中文喊出加油,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?
满达 、胡莉 :从武汉到伊斯坦布尔后已经是凌晨3点 ,没想到有一些土耳其民众在候机,他们看到蓝天救援队整齐的队伍,开始自发地鼓掌,有些人拿起手机拍摄 。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土耳其民众自发对中国救援力量表示感谢,于是我立即举起手机拍了下来 。由于候机的还有一些中国志愿者,他们中间有人用中文喊:土耳其加油,随后很多土耳其民众也跟着高喊 ,整个场景非常鼓舞人心 ,让人流下热泪。
主持人 :你们到了土耳其后 ,碰到的土耳其民众是什么样的 ?他们对中国救援队和中国来的记者是什么态度?
满达、胡莉:到了伊斯坦布尔机场后,陆续碰到一些土耳其民众,有的人年纪很大了,单手放在胸前,用英文说:感谢你们的到来 。我记得有一个蓝天救援队队员想喝水 ,问土耳其民众哪里能喝到水,结果对方直接拿出一瓶水给他 ,队员一再推却,那人却热情地要求队员一定要收下,他说:这跟你为我们国家做的比 ,不算什么 。
在当地我们遇到了许多土耳其当地的志愿者,他们都自愿跟随中国救援人员,担任翻译。其中有一名土耳其翻译叫土土,是95年的男生 ,他曾经在上海学过中文,这次地震中很多亲人去世了 ,但他仍然非常坚强,在到达救援地阿德亚曼后,他刚刚听说自己一个亲人在酒店中遇难,处理完后事立即跟着救援队去帮忙,在贝斯尼的救援现场,他亲眼目睹了自己一位亲人的遗体被找到 ,但他一边忍着丧失亲人的悲痛,一边仍在工作。尽管他和队员们有说有笑,但实际上精神饱受煎熬 。他在翻译工作结束后,表示要跟过去的回忆道别,为未来的生活努力。
另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叫做章力的土耳其人,他曾经在杭州师范大学学过两年中文 ,后来又在浙江工商大学学习法律 ,回到土耳其后他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都开了咨询公司 ,然而地震后他将公司业务全部搁置 ,志愿为救援队服务 。我们问他:业务受损怎么办?他说:不管了,现在救援才是最重要的。
主持人 :土耳其灾区大概情况是什么样的 ,在地震救援现场中国救援队如何开展工作 ?
满达 、胡莉:9日凌晨 ,我们到达了马拉蒂亚 ,这里距离震中很近,机场还覆盖着白雪 ,气温很低 ,开往城区路上能看到,路两边的建筑有许多损坏 ,没有灯光也没人住。后来我们又去了灾情更严重的阿德亚曼,那里更接近震中,情况更糟 。
救援队几乎很少休息,立即赶往救援点救援,蓝天救援队此次携带了生命探测仪 、蛇眼等仪器 ,这些仪器也是当地最紧缺的。在探测的过程中 ,周围要保持安静,人们都要蹲下静默 ,主干道来往车辆都停下 ,只能听到雀鸟的声音,如果有生命迹象的话,探测仪显示屏上会出现红点 ,但有时候可能探测到的信号来自小动物 ,而不是人类。现场还有挖掘机工作,但操作非常小心,害怕对被掩埋的人造成二次伤害。
主持人:在当地你们也遇到不少中国志愿者、留学生 ,他们为土耳其当地救援也起到很大作用。哪些人或者事让你们非常感动 ,或者非常难忘的?
满达 、胡莉 :其中遇到一位来自中国新疆的女孩,她的爱人是土耳其当地导游,他们的孩子刚刚过完生日 ,两口子就立即赶赴地震灾区为救援队当翻译。
我们还结识了两名武汉伢,他们是00后双胞胎,高中就到土耳其上学,在这之前他们住在汉口,地震发生后 ,他们在留学生微信群里了解到蓝天救援队招募志愿者,因为之前他们都接受过基础急救知识的培训 ,所以就报名了并且通过了筛选 。
这次来当志愿者,家人都是比较担心的 。在救援过程中,他们全程担任土语翻译,几天几夜没睡觉,非常令人感动。
主持人 :这几天中 ,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救援故事有哪些 ?
满达、胡莉:在马拉蒂亚家具城附近,一栋6层的居民楼倒塌 ,一家五口和一个独居老太太被困在废墟下,当地人通过开挖没有结果 ,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,但许多被埋人员的家属 ,甚至是邻居,仍然每天坚持去倒塌废墟附近等待,依然乐观 、热情 。最后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了一个保温瓶遗物 ,这些家属认出来以后,终于崩溃大哭。
最令我们难忘的是,在阿德亚曼市中心的救援中,救援人员救出23岁女子,当时距离她被埋已经超过153个小时,完全是生命的奇迹 。当救援人员朝废墟下呼喊 ,下面竟然有了回应 ,现场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,我们激动地爬到了旁边的挖掘机上面,直到这名女子被人们簇拥着抬出废墟 ,这一幕让人看到了希望,让人永生难忘 。
主持人:地震中你们曾发回来一个车坚强的视频 ,和汶川地震中的车坚强有点类似,点击量超过3000万 ,让网友很感慨,能否分享下背后的故事?
满达 、胡莉:当时是在马拉蒂亚首饰街进行直播救援 ,废墟下埋着一辆车 ,已经完全压扁了,为了方便挖掘 ,救援人员将车挖掘出来,车里面都是玻璃碴,我们感觉是不能开了 ,但随后车主和他的叔叔过来,奇迹般地发现,这辆车还能启动,竟然还能开走。巧的是 ,后来我们在一个超市买东西 ,又偶遇那个车主,他开玩笑说没有准备把车送进博物馆,打算把车修一下继续开。
主持人:这高度紧张的几天里,你们每天作息是怎么样的?每天食宿如何解决,还有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?
满达 、胡莉 :这几天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 ,随救援队员工作,几乎都在赶路 ,每天只能睡2 、3个小时。
这几天住的地方基本没有水,无法洗漱,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一些女性救援队队员,她们遇上特殊时期 ,更加不方便 。
在马拉蒂亚住宿条件好一点,但也是在一个学校的食堂操作间打地铺 ,还遇到了余震,有人甚至睡在桌子下面 。后来甚至连打地铺都很困难 ,有的救援人员睡睡袋,还有的没有被子 ,昼夜温差很大,晚上很冷,有土耳其士兵知道了我们的情况 ,给我们拿来了一些毛毯,让我们带走,用完再送给需要的人 。
出发前准备了压缩饼干,但到了当地后,各个救援点会有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 ,有人将豆子 、土豆和香料煮成面汤,味道有点像胡辣汤,还有人发放面包 、酸奶 、饼干,虽然吃不上完整的正餐 ,但是也饿不着。
主持人: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此行的经历 ,你们会用哪个词?
满达:希望吧,我们和救援队员不远万里而来怀揣着希望,希望能救援出幸存者 ,尽管当地民众受地震影响 ,无处可去,但我们能看到土耳其孩子露出了笑脸 ,真的令人感慨 ,虽然地震带来无穷的伤害,但孩子在,希望也就在。
胡莉:善良 。如果不是大家的善意感激,两国人不会走得这么近 ,救援队之间不会有这么高效的合作。我们这一行和蓝天江苏救援队一起过来 ,大哥哥大姐姐都很照顾我 ,到了环境艰苦的地方,他们也在鼓舞我。我们也遇到了好心的媒体同行,他们的帮助让我们也心怀感激 。我们也跟他们说:等武汉的樱花开了 ,你们一定要来玩 。
(来源 :极目新闻)